| 教學進度 |
| 課程名稱 | 全球政治經濟學 |
| 部別學制系科 | (早期開課,系科班資訊不足。或通識課程,由「開課代號」解讀學制) |
| 學分時數 | 選修,學分 2.0,時數 2.0 |
| 分類 | 分類代號 J,分類名稱:通識選修,通識領域:社會科學 |

| 代號與教師 | 開課代號:DCM4000AX01,任課教師:賴旺根 |
| 相關網址 | |
| 評分準則 | 平時成績 30%,期中考評 30%,期末考評 % (僅做參考) |
| 系統備註 | 「授課進度」... 等,教師已確認 |
| 週次 起訖日 |
校務摘要 | 課程進度 |
| 一 1120911 1120917 |
11日開學註冊 | 介紹課程目標、課程進度與內容、教學方法、課程要求以及學習成績評量標準。 |
| 二 1120918 1120924 |
如何通過企業/機構(人資)部門的感知與偏好適性測試調查討論 (作業:感知與偏好適性測試心得報告) | |
| 三 1120925 1121001 |
29日中秋節 | 全球視野的意義與重要性: 全球政治經濟學的意義、內涵與研究方法 |
| 四 1121002 1121008 |
全球政治經濟學的主要相關理論: 區域主義的全球政治經濟學 | |
| 五 1121009 1121015 |
10日國慶日 | 全球化的形成、基本概念與內涵: 全球化 VS. 反全球化 |
| 六 1121016 1121022 |
經濟全球化 | |
| 七 1121023 1121029 |
議題一:文化全球化 vs.文化在地化 | |
| 八 1121030 1121105 |
議題二:駐外人員注意要項: 中國地區 (溝通表達能力與EQ) (作業:溝通表達能力與EQ管理報告) | |
| 九 1121106 1121112 |
6-12日期中考週 | 期中報告(測驗) 期中學習報告 |
| 十 1121113 1121119 |
17日成績繳交截止、校慶 | 議題三:歐債危機及英國脫歐 (社會與倫理反思) |
| 十一 1121120 1121126 |
議題四:美中貿易戰及意涵 (邏輯批判思考與創造力) | |
| 十二 1121127 1121203 |
議題五:經濟全球化下的貧富差距 | |
| 十三 1121204 1121210 |
議題六:駐外人員注意要項: 越南、印度地區 (多元文化與藝術涵養) | |
| 十四 1121211 1121217 |
議題七:全球化與跨國人口遷移 | |
| 十五 1121218 1121224 |
議題八:駐外人員注意要項: 歐美地區及捷克廠區 (團隊精神與服務學習) 作業:團隊精神與服務學習 | |
| 十六 1121225 1121231 |
疫情對全球政經情勢的影響; 科技如何改變國際關係和資訊科技能力與素養:炭中和及AIOT導入的重要性 | |
| 十七 1130101 1130107 |
1日元旦、6-12日期末考週 | 炭中和及AIOT導入的重要性 期末學習報告 |
| 十八 1130108 1130114 |
全球治理與永續發展 期末學習報告 |